限塑令实施11年 废塑料不减反增

发布时间:2019-09-16 来源:新华网 阅读:11908

“塑战速决”不能只靠可降解塑料

       尽管我国的大超市已对塑料购物袋收费,但菜市场、小商超里的超薄塑料袋依然是免费使用的。特别是在互联网兴起后,外卖、网购等成为了塑料使用大户,这使得我国塑料袋年使用量超过400万吨,消耗量不降反增。

       据外媒报道,印度总理莫迪近日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会议上表示,印度将在几年内向一次性塑料“说再见”,并将致力于开发环保的替代品以及高效的塑料收集和处理方法。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我国执行11年之久的“限塑令”,以及某些行业至今难改的我行我“塑”。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全球共有近90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措施限塑,包括我国在内的15个国家和地区已明令限塑。尽管我国的大超市已对塑料购物袋收费,但菜市场、小商超里的超薄塑料袋依然是免费使用的。特别是在互联网兴起后,外卖、网购等成为了塑料使用大户,这些塑料并不在“限塑令”的限制范围内。这使得我国塑料袋年使用量超过400万吨,消耗量不降反增。限塑行动为何受阻?面对废弃塑料对环境的危害,又该如何解决?

       落地已久“限塑令”执行并不乐观

       2018年是限塑令“落地”的第十个年头。为了解各地的执行情况,民间社会组织“零废弃联盟”联合其他环保组织志愿者对北京、深圳、沈阳、合肥、洛阳、宁波、江西乐平、四川荣县、安徽阜阳三合镇9个地区的1101家线下商品零售场所进行调研,并于2018年5月31日发布《限塑令十周年——商家执行情况调研报告》。该报告指出,线下零售场所执行“限塑令”的情况不容乐观——在979家提供塑料袋的门店中,达到“塑料袋标识合规”“厚度达标”“收费”等要求的有89家,仅占9.1%;36家门店遵守“限塑令”所有规定,仅占3.7%。

       尽管大型超市和全国连锁便利店对“限塑令”的各项指标均执行最为严格,但调研发现,这两类门店也是提供不受“限塑令”约束的平口袋、保鲜膜等其他塑料膜类包装最为普遍的场所,提供其他塑料膜的比例为45%、35%,明显高于16%的全国平均水平。

       零废弃联盟政策研究员谢新源说:“这意味着大型超市和便利店在很大程度上用其他塑料膜类包装替代了受‘限塑令’约束的提携式塑料购物袋,这并不符合‘限塑令’制定的初衷,即减少白色污染。”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工程塑料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季君晖指出,2018年,我国消耗掉的外卖包装可能达231万吨。而普通塑料餐盒、餐具及其包装袋,大多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

       在志愿者调查的30个外卖样本中,外包装提供的提携式塑料购物袋的有23个,占77%。其中,83%完全没有标识,不合规的高达96%。除塑料袋外,外卖产品中还包含勺、叉等一次性塑料用品,用量最多的是一次性塑料餐盒。而网购平台使用塑料粘口袋、编织袋非常普遍。“这反映出,‘限塑令’应随着社会发展而做出相应改变,扩大限塑的范围和种类。”谢新源说。

       物美价廉塑料难禁也难回收

       生活中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塑料制品吗?大多数人认为这很难做到,因为塑料制品使用起来真的很便利——“市场上的生鲜、汤汁等商品只能用塑料袋装”“塑料包装比纸质包装更结实防水,比玻璃或金属包装更便宜、更抗摔耐磨”“塑料制品可以一次性使用,省去了布袋需要随身携带或反复清洗护理等方面的麻烦”……即便商场早已不提供免费塑料包装,大多数消费者仍然认为其使用需求远大于使用成本,对塑料制品的热衷难以摈弃。

       不生锈、耐腐蚀、不易碎、重量轻、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绝缘、透明和防水……凭借这些优点,塑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建筑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据统计,2018年,全世界共生产塑料3.5亿吨;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塑料的生产和使用量将达到7亿吨。

       “塑料制品的出现,无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季君晖说,从目前的塑料废弃物走向看,回收的塑料仅占35%。没有回收的塑料垃圾中,焚烧或裂解的约占12%,在自然中积累、陆地堆积或填埋的占46%,进入海洋的占7%。“普通塑料的降解周期一般长达上百年,而回收再生技术是解决塑料污染的最有效措施。但现在塑料废弃物的利用率不超过35%,还有超过塑料制品总量15%的塑料废弃物,不具备回收的价值和回收可行性。”

       根据再利用的属性,再生塑料原料要求是成分比较单一的废弃物,如工厂边角料、易分拣废弃物等,而且清洁卫生、性能良好。季君晖说,目前,大量塑料废弃物由于品种混杂多样、污脏,只能作为固体垃圾填埋或焚烧。另外,如铝塑复合膜、纸塑复合材、袋漆膜产品等多种组分无法分离或分离困难的,烟蒂、餐盒等在使用过程被污染了的;还有塑料袋、日用塑料包装物等体积大、重量轻,无法运输、收集不经济的,只能成为长期存在的“白色污染”。

       季君晖说,填埋法是目前处理无法回用的废弃塑料垃圾的主要方法。但是按照我国废弃塑料垃圾量来计算,填埋每天需要土地4万平方米。填埋后,塑料难以降解成为永久垃圾,还可能产生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焚烧能收回热能,但会产生包括氯化氢、二噁英、多环芳烃等复杂废气,造成大气的二次污染。因此,需要专业的焚烧设备和技术,投资大、设备易损耗、运行成本高。”

       多管齐下推进限塑要标本兼治

       “零废弃联盟”政策顾问毛达博士认为,“可降解塑料袋”并非是解决塑料袋污染的“灵丹妙药”。他表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完全可生物降解塑料产品,是在工业堆肥条件下的可降解,而非自然条件下。加上目前缺乏明确标准,市面上很多“可降解包装”可能是含有增强生物降解的添加剂的石油化学原料,或是两者混合物,只能部分降解而已。

       “即使真正完全可降解,普通公众也没有能力,不会实际上将可降解袋和普通塑料袋分开投放。城市也缺少单独的回收处理体系,可降解袋实际上得不到降解,仍然和普通塑料袋一样进入填埋场或焚烧厂。”毛达说。

       季君晖说,特别是在海洋中,由于温度低、特异性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少,生物降解速率明显慢于土壤,国内目前也尚无生物塑料海洋降解的相关技术和产品。

       不过,技术进步为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提供了新道路。据季君晖介绍,他们研发的热机低压成型技术,将以往无法回收利用的废弃塑料混合物(含量不低于80%的聚烯烃混合物)生产为工程管道、地面砖、建筑模板等塑料制品。

       据统计,该品级的塑料废弃物超过所有废弃物的40%,包括含有生活垃圾等生物质、小颗粒金属,以及土、小石子无机物的塑料垃圾,如棚膜、地膜等农业垃圾以及饮料包装物等生活垃圾,如此一来,可将塑料废弃物资源化比例从目前的35%提升到75%—80%。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随着进口废塑料的逐步禁止,国内环保要求急剧提升,需要深度挖掘国内废塑料资源,完善回收体系建设。”季君晖建议,国内应加强回收,并在源头做好分类,形成以政策为主导,以回收站点为基础,建立分拣、加工中心,以集群化的分拣中心及加工中心为节点,形成废塑料回收加工利用网络和产业链条等。还要研究废塑料的精细化分类、塑料再生的关键共性技术,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

       业内专家表示,除采用技术手段外,提高全民禁塑意识、树立环保全新理念也该同样重视、同步落实。对此,监管与执法部门应同时介入,对免费提供塑料包装的企业、商户特别是电商进行公示批评,严重者可列入黑名单、吊销营业资格;在实体商店和电商平台开展环保包装反馈活动,鼓励用户向监管部门反映使用塑料过度包装现象,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表扬;以社区或村委会为单位,定期组织放映关于塑料污染的影片等,宣传或限量发放环保材料制成的拎兜、包装盒等;与相关企业合作,提升环保材料的质量和“颜值”,让消费者爱上环保产品。




相关阅读

1、化学回收工艺崛起,化工巨头为废塑回收行业探路

2、印度禁塑:铁路、航空业宣布禁塑 四大利好促回收

3、塑料 整体弱势格局难以改变

4、大洗牌!广东、山东、河北...多省塑料厂大批倒闭,原因太过现实

关键词:限塑令 废塑料

分享至

*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是否正确,请您自行判断。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用于工业、科研用途,不可用于个人用途使用
友情链接: 960化工网  化学加  药智通  每日生物评论  甲酸  化学慧  华夏能源网  乐研试剂  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抗体测序  广州化学试剂厂  爱化学